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简介
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起源于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1952年设立的选煤专业,先后经历了矿物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等办学时期,2007年8月更名为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
公司于198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矿物加工工程和环境新材料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矿物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化学工程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矿业工程(资源与环境)和材料工程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矿业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方向)、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矿物加工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智能材料与结构6个本科专业。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品牌)专业、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实施专业,三次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过专业、省级一流(品牌)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实施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省一流本科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高分子省级实践教育基地。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专业、安徽省振兴计划(新专业)、全国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联盟发起单位。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为面向智能制造的新工科专业。学院现共有在校员工1722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300人。
经过70多年的积淀,在矿物加工学科主要奠基人李贤国教授、张明旭教授等老一辈带领下,薪火相传,精心科研,潜心教学,为国家输送了近万名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学院拥有一支学术思想活跃、教学经验丰富、团结进取的高素质团队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98人,专任教师82人,其中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省级人才8人,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15人,博士学位教师占92%以上,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教师近40%,特聘院士4人。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1个,安徽省教学团队4个,安徽省教学名师2人,安徽省研究生教学名师3人。
以服务国家能源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聚焦煤炭清洁加工利用和新材料,形成了微细矿物界面精准调控与分选、矿物加工过程智能控制、矿山固废资源化利用、清洁能源转化与高效利用和新型功能复合材料等鲜明特色方向,建设有8个特色方向科研团队。近年来,承担包括国家“97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5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5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33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1项。发表学术论文15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近800篇,出版教材、论著27部,获发明专利授权300余项。
公司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资源加工与清洁利用及新材料领域行业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学院全国先进班集体1次(学校唯一),安徽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1人,中国红十字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代表1人。近五年,在校生获得“挑战杯”全国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全国互联网+大赛三等奖、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老员工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老员工金相大赛一等奖,全国高等学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员工实践作品大赛一等奖等全国和省级学科竞赛140余项奖励。学子积极深造,诸多学子考取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中南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暨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等“双一流”高校,2023年毕业生升学深造率42%以上。部分员工赴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墨西哥攻读材料、矿业工程、资源循环硕士学位。典型就业单位有:国家能源集团、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海螺集团、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国有大型企业、上市公司、知名企业。员工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5%以上。
公司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推开放式办学。目前同美国加州大学、美国西肯塔基大学、日本鹿儿岛大学、墨西哥圣路易斯波托西自治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韩国韩瑞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广泛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多所大学联合定期举办多功能材料与应用国际会议,积极融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安徽能源研究院,与北京国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泰禾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科技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传承“严细实”的工作作风,秉承“明德、致知、凝心、力行”的学院文化精神,突出办学特色,努力加强内涵建设,推进团队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锐意进取、奋发图强,奋力在服务安徽“三地一区”建设和加快学校创建“双一流”进程做出新贡献。(更新至2024年4月)